上網看看別人是怎樣的,找到了好玩的媳婦苦水
其實,很不開心,想了很多藉口
奉婆婆大人之命,叫我週四要回去幫忙拜拜
所以我也叫小近週四請假,被回絕了
那是你家的耶~很想這樣跟他說
用理智忍住!用計策化解!
我想,很難避免心中的不愉快,所以寫寫網誌念一念吧~
先答應,再來~就說有事好了!晃點!好像不明智...........
改變想法,可以到他家來個大搬家!唉~好討厭,嫗巴桑指數高!
讓自己在周三晚上重病,說我好想去幫忙但是生病了........感冒讓它加重好了........
改變心境,欣然誠悅的去當煮飯婆,然後跟小近交換條件!我要許個願望!
唸唸唸........唸唸唸............唸唸唸.......
還在角色衝突中,這就是角色衝突!
世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,背後卻癮藏了許多菱菱角角
跟姊姊抱怨,跟弟弟訴苦,跟妹妹囉唆
手足很夠意思的體貼我,也許~慢慢的就會變成符合他人眼中期待的角色(這是要自我調適與不斷的角色衝突下的構築)
媳婦~哼啦~
媳婦和女兒的差別
1. 媳婦不想煮飯是"懶惰",女兒偶而才煮個一餐就是"貼心"。
2. 媳婦買的東西很"難"吃,女兒買的全部都”喔伊細”。
3. 媳婦出門旅遊是"浪費"錢,女兒出門旅遊是"放"輕鬆。
4. 媳婦沒事"不要"常回娘家,女兒沒事"也要"常回來娘家才行。
5. 媳婦說經濟差回的話是: " [活該妳不知節約!]",女兒說經濟差回的話是:"「女婿的能力太差。」 "
6. 媳婦上班回來家事要"包辦",女兒上班回來"等吃"補品。
7. 媳婦回嘴是"大逆不道",女兒回嘴是"正義秉然"。
8. 媳婦不會的做的事要"學"著做!女兒不會做的事就"不"用做。
9. 媳婦去玩沒帶老的是"不"孝,女兒去完只帶紀念品回來就是"大"孝。
10.媳婦買的用品怎麼用都"不"順手,女兒買的用品怎麼用都"好"用。
11.媳婦賺的錢是夫家所"共有",要幫忙擔家計.女兒賺的錢都該是個人"私人"所得,夫家不得過問。
當然囉:兒子的薪水"不該"交給媳婦處理,女婿的薪水最好是"全部"都交給女兒任意使用。
12.媳婦的孩子不乖是媽媽"沒"教好,女兒的孩子不乖是是孫子"調皮"惹媽媽生氣。
13.媳婦的老公"惜某"是某奴,女兒的老公"惜某"是大丈夫。
14.媳婦出嫁最好跟娘家"撇"乾淨一點,女兒出嫁切"不可"忘了生身父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"媽媽&婆婆的差別":
1. 頂媽媽的嘴,媽媽一下子就"忘了";頂婆婆的嘴,一輩子"牢記"在心。
2. 媽媽切水果給妳吃,"順其自然";妳切水果給婆婆吃,"理所當然 "。
3. 肚子餓了,媽媽煮三餐給妳吃,很"自然";婆婆煮三餐給妳吃,很"不孝"。
4. 吃飯時間,忘了叫媽媽吃飯,"沒事";忘了叫婆婆吃飯,"沒禮貌,沒家教" 。
5. 媽媽在忙,妳沒幫忙,"沒怎樣";婆婆在忙,妳沒幫忙"皮在癢"。
6. 在媽家,出門辦事,"不必趕回家",只等吃飯;在婆家,出門辦事,"就要趕回家"...煮飯。
7. 媽媽訓話,"可"回應;婆婆訓話,"要"惦怗。
8. 出外旅遊沒帶媽媽,"沒"人說妳不孝;但沒帶婆婆,可是會"有"人說妳不孝了。
9. "可以"在媽媽面前說妳先生的不是,但千萬"不可"妳婆婆面前抱怨妳先生的不對。
10.在媽媽面前,偷懶"心安理得";在婆婆面前,這個"懶字說不得",更別說付諸行動。
11.在家,有好吃好喝的,媽媽捨不得吃,留給妳;但在婆家,歹勢(台語), 是妳要留給別人,(順序是:公婆,老公,孩子,有剩才輪到妳)
12.妳的悲,妳的喜,媽媽很在乎,但婆婆…這個就很難評估..才不會擦小你咧。
13.在媽媽面前跺腳,是撒嬌;在婆婆面前跺腳,是大逆不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"婆婆對待女兒和媳婦的差別":
1、女兒婚後住娘家,天經地義。媳婦婚後住娘家,天翻地覆。
2、女兒婚後生不生,隨她高興就好。媳婦婚後一定要生,且要生男丁。
3、女兒躲在房間,喔~她在忙。媳婦躲在房間,切~沒家教。
4、女兒ㄚ!女人不要進廚房。兒子ㄚ!要娶個會進廚房的女人。
5、女兒出嫁(附近)一定要有禮車迎娶。娶媳婦(附近)用走的過來就好。
6、女婿ㄚ!不能讓我女兒騎車喔!媳婦ㄚ!妳要自己騎車啦!
7、女兒ㄚ!女人要對自己好,想買什麼就去買。媳婦ㄚ!不要亂花錢。
8、女兒工作辛苦,老娘要幫她煮飯洗衣。媳婦工作輕鬆,家事給她全包了。
9、過年過節女兒可以不回夫家拜拜。但要求媳婦一定要回來拜拜。
10、女兒住院心疼憂心,每天「雞湯」伺候。媳婦住院連根「雞毛」都沒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