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那樣的不確定,曾讓我以為,我是個有毛病的人。
不確定明天我是不是想醒來面對世上的紛紛擾擾
不確定要不要繼續活下去
不確定身體的狀況如何
不確定這段婚姻可以維繫多久
不確定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樣的狀態
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一個有用的人
不確定論文到底要不要繼續寫下去
不確定我可以與人好好相處
不確定下一次地震來時,我住的破破小屋能否撐住
不確定我可以毫無偏見的面對討厭的傢伙
不確定我可以比小近早死,以免面對死別的痛楚
甚至
不確定我到底在做些什麼事
小時候,曾為未來立志
編織夢想、懷抱希望,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達成。我是那樣被教導的。
近年來
爸爸突然的離開,如閃電劃破闃黑大海的夜空,斬開了未曾深思的隙縫。
外公入殮時,數十位子子孫孫排隊,對著銀紙峆上一口氣的悲痛。
人生至愛的奶奶萬般不捨,曾想過他的離去,就是我跟著離去的那一天,因為,我活不下去,在沒有奶奶的日子。
不滿48小時前,姑姑解脫了,腦中仍聽見他的嘶吼與痛楚,不斷的想著:他不痛了、不痛了。
這樣的不確定,對照小時閃爍著對未來渴望的眼神,不免會問:怎麼會這樣?
其實
沒錯呀
我都是這樣教導學生,要努力、要有信心、要有夢想,還加上一句:人生逐夢、築夢踏實。
但是,現在覺得那是屁話,一句建立在虛構未來、不確定的風險人生之上。
喔,你變得更偏激了
不
也許,你可以說,你長大了,看得更透徹了
我們無法活在非對即錯的是非題中
也不只有四個選項的選擇題
小時的考卷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對生命的態度
直到,生命中出現讓你迷網、無法決擇、無能為力感嘆自我力量的渺小,還有眾多的無可奈何時。
而
我還活著
感嘆之外,也讚嘆著。
下午,好友送了我兩本書,光是書名,就可以感到她體貼的心。
龍應台在2008:46引用聖經.傳道書寫道:
凡事都有定期、天下萬物都有定時
生有時、死有時
栽種有時、拔出所栽種的,也有時
殺戮有時、醫治有時、拆毀有時、建造有時
哭有時、笑有時、哀痛有時、跳舞有時
拋擲石頭有時、堆聚時頭有時
懷抱有時、不懷抱有時
尋找有時、放手有時、保持有時、捨棄有時
撕裂有時、縫補有時、靜默有時、言語有時
喜愛有時、恨惡有時、征戰有時、和好有時
文字果然很有力量,應該跟著好友去上C老師的課,
原來,這是笨腦袋想不到,但是別人都知道的道理
原來,用自己狹小的心去痛著、去苦著,是誤會一場
說人生如此深沉,是因為我的腳很短,所以溺死在他人眼中的臉盆裡,卻誤以為來到無底的大海,載浮載沉的。
即便如此說
心仍痛著
揪著
流不出一滴完整的淚,不願、不敢 傷痛
知道,沒意外的話,我會見到明日的陽光,無所謂意願問題
知道,認真吃中藥,曹醫生說我的狀況好多了
知道,小近會是個好先生,即便是最後一顆虱目魚丸已經到他嘴裡,當我說想吃的時後,他會很認真的吐出來與我分享,在我不願吃已經被咬傷的魚丸時,他用很誠心的口吻說:難道你嫌棄我的口水?滿心的感謝不吝嗇疼我的先生,只要不亂發脾氣時,他是個好先生。
知道,自己仍一秉龜毛認真做事的態度,不論被擊倒多少次,不論如何淫辭說痛
知道,不願放下辛苦已久的論文,仍會振作起來跟身體狀況、跟老闆奮戰最後一次
知道,我會在眾多的不確定中,固執的尋找
只是,什麼是什麼?
還不知道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