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廣告中, 一個吃得滿桌飯粒的小孩,身旁的老人用手撿起滿桌的飯粒往嘴裡送。
出生滿月後,就是阿嬤養的小孩,我在鹿港海埔的家中長大,吃的是阿媽煮的飯。我們共有五個堂兄弟姐妹住在一起(有時會加上表弟表妹),一大家口子的生活,造就了我們對老家在心中珍藏與記憶。豬油、醬油拌飯,需要經驗的累積,醬油的多寡,決定這一碗飯是不是合乎口味,當我自己可以加醬油的年紀時,醬油瓶的重量,往往成為失敗成功的重大關鍵,有時,失手加太多醬油,又不想再吃那麼多飯,就會變成一碗超級鹹又後悔莫及的鹹死人飯;有時,味道不夠,再想多加一些醬油調味時,嘿嘿嘿,會再度失守,打死賣鹽的唷~
小孩通常不能上桌吃飯,因為桌上有阿公、兩位叔叔、嬸嬸坐著吃飯,小孩就端著飯碗到處流竄,當大人吃完飯後,我們沒吃完飯的人會被抓到飯桌上吃飯,當然,死小孩的吃相就是掉滿地,滿地的飯粒.......飯粒總是有阿嬤撿起來,沒有一顆遺漏,即使沾著沙土,眼中的阿嬤將地上的眾多飯粒往嘴裡送......
五歲被帶到台北生活後,總是哭著要找阿嬤,阿嬤跟阿公怕我不適應,輪流到台北陪我,但總是要有"溜"回去的時候,阿嬤最常使用的手段是:待愛哭的孫女去上學時,偷偷"溜"走。這一點,當時五歲的我,非常痛苦!回到家中,會天真又事故的以為,阿嬤只是躲起來,卻知道他又回鹿港了,在欺騙自己與現實中掙扎,打開每一個房門,查看門後是不是可以看見他的身影,好讓自己覺得安慰,同時又矛盾的大哭,不想跟阿嬤分別....
有一次,好像跟著爸媽坐在遊艇上,逛著遊艇時看到有小朋友吃著豌豆酥(現在還有賣唷!),不愧是死小孩,跟我一樣,吃得滿地都是,看到滿地的豌豆酥,我因為有點不好意思直接撿來吃,所以左顧右盼假裝自己沒有意圖要去撿,偷偷蹲下去撿了幾顆在遊艇上的豌豆酥放進嘴巴。 是的!小孩做什麼都逃不過爸媽的法眼,我被狠狠打一頓,被罵是不是乞丐?為什麼撿地上的東西吃?
你說呢?
你覺得我想要說什麼?
一絲一縷,恆念物力維艱;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===>阿嬤的節儉,農村的辛苦
為什麼撿地上的東西吃?你是乞丐呀?====>父母對小孩的衛生教育。從那以後,我才知道,地上的東西不能撿來吃,不然會被海K!
回憶,被一小段不過三秒的影集預告牽動,思念著世上最最愛的阿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