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因為下午三點吃藥的鬧鐘響起,看了看手機顯示的時間,意外看到:啊~今天是六四!

 

從小,我只愛看卡通、連續劇,爸爸總愛看的新聞節目.....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!國中的時候,老師說為了要在聯考中的作文有所"思"、所"聞",提醒我們應該看看報紙中的"方塊文章"社論,嗯..........我看了一兩次,很無聊,看不懂。就連新聞中很驚悚的新聞事件,我也只是認為"很可怕",結論就是這樣!甚至成語的"不出天下門,盡知天下事"一語,對我而言也只是成語而已,沒有太多的感受。兒時的世界很單純,也很蠢。

第一次對新聞有所感受是國一的時候,蔣經國過世的新聞話題,好像滿台灣都充滿了哀戚,低迷的空氣讓人也得跟上哀傷的腳步,我只知道新聞中說的"偉人過世",大家都很悲傷!第二次真的觸動內心的是:六四天安門事變,就當時的時空而言,是一項鎮變民主的萌芽,一項血腥的國際譴責。一位表姊失蹤跑去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中共的暴行,讓阿姨擔心的到處打電話找人。加上各位偶像團體合譜了一首歌,歌詞是:蒙上眼睛,就以為看不到,摀上耳朵,就以為聽不到,而真理在心中.......現在在回憶這首歌,手上的肌皮疙瘩與心中的震撼仍在,卻有了另一番體悟。

台灣的媒體很會因為一個新聞事件作出超乎連續劇誇張、情緒、聳動與扣人心弦的連續報導,也不知該說他們是為了收視率還是因為太厲害,就當時熱門的每件新聞事件而言,當事人或事件的祖宗十八代都會被翻出來,還會來個幾年的回顧報導。"社會"一詞真正讓我有所感,正是因為新聞。但有了"思考能力"的是,為了考研究所時的一個科目"教育社會學",其中的每個理論、學派,是如此的切中、深刻,考量學者的時代背景,不禁讓人感嘆他們的腦袋瓜搖搖欲墜的可能性,卻深有"學者風範"的留下令後世的經典之言。這是我對社會真正的驚鴻!

六四,除了真實事件的簡單呈現外,我們所知的六四,是不是如歷史"是有權者的歷史",意思是老嫗凡夫俗子的歷史都不會為人所知,而這些經過有意的解釋的歷史,未必是真實歷史,而是有力者留下的見聞,以此觀點而言,就算是生活在當下的我們,也難逃被他人言論左右而失去客觀價值判斷(算了,也無所謂的客觀啦~)今天,沒有在新聞評到看到紀念六四的系列報導,我們來猜猜看,政治力的和解?兩岸仇恨的和解?有更多值得注意的仇恨淹沒了新聞版面(就像一直在伸張葉少酒駕害八歲小女孩成為孤兒的賠償)?還是....我看的新聞時間比較少?

龍應台最近因為穿著成為新聞焦點,這似乎是有點雞蛋裡挑骨頭,倒是新聞的新鮮話題,反道模糊了他們到底在質詢什麼,重點在為人民說些什麼、做些什麼?但是,我反而在眾多龍應台的新聞中看到了一個我很喜歡的觀點(國語日報才有報導),他提到了希望我們社會能夠落實所謂的「公民文化權」,這樣的觀點我未有多加追蹤,但是,卻由這樣的思考點延伸想了很多,甚至連新仇舊恨都一股腦的浮出。社會與公民文化之間的關係、社會與公民之間的共存、矛盾與掙扎,社會與公民文化權之間的愛恨糾結(新聞標題最愛用的話術)....

最近孕婦的肚子好痛,無法站立或起身,好像快要生了,就此一論提醒自己由此觀點論術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eiyuwu 的頭像
    jueiyuwu

    Amber相信自己的力量,就會變成改變自己的力量

    jueiyu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